城市如同人有着不同际遇,但最怕没有存在感。过去30年,中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同时快速扩张而产生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大量城市病随之产生。国际大环境、集体情绪、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改变,人们渴望在新境遇中寻找新秩序,重构美好生活。
唤醒美好生活,城市肩负时代使命。国家“十四五”规划将“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原则。塑造“难以忘怀的本地生活”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本地生活、城市突破、高质量、创新化
一、误区
(一)新时代城市面临新困境
中国有着悠久文化历史,在这个庞大的国度里,有许多历史名城,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独特光芒。但是一些城市在时代变迁中逐渐失去往日辉煌,成为新时代“失落之城”。
失落之城常被用来指那些已经被人类遗忘,被大自然隐藏起来的人类文明城市。当代“失落之城”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产业衰退型、虹吸抽空型与文化封闭型”。城市之失,失在衰落、失衡与自闭。当历史的光环褪去,到处都是转型的阵痛和身份认同的危机。告别过去,没有精准定位就是困顿之城。
1、传统资源停哺,未来定位混乱
中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分布地域十分广泛。根据《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界定的262个资源型地区(城市),其中近70个城市资源趋于枯竭,经济、民生、生态等面临着巨大挑战。
资源依赖型城市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落后、新消费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问题,导致资源停止抚育,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
近年来一些传统型资源城市在新政策、新技术的催化下,也在进行转型探索和试点。比如拥有百年煤炭开采史的河南焦作,依托“中国太极发源地”转型旅游产业,成为“中国旅游文化名城”。但更多城市依然定位模糊,未清楚认知自身优势弊端,如何扬长避短、换道超车成为无数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难题。
2、市场变幻莫测,突破路径迷茫
随着新科技、数字经济赋能,市场新要素、新媒介、新模式、新消费关系驱动的消费行为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比如新冠疫情期间本地游、周边游快速崛起,人们更倾向选择有体验性、参与度的“沉浸式度假”,而不仅仅满足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
同时人们愈加追求健康和精神多层次享受,以夜间旅游、本地生活体验、康养旅居为代表的城市旅游新业态愈加旺盛。而很多城市由于缺乏实质性内容,“观光旅游产品多、休闲体验游产品少;硬产品多、软产品少;美景多、文化内涵缺失”,造成供需结构失衡,不能及时提供适应市场需求产品,往往被时代所抛弃。
3、城镇化进程快,建设千篇一律
中国城市化率从1980年的19.4%快速增加到如今的60%,今天的城市早已不是传统或是古典意义上的城市,它更像是由激素或兴奋剂催化成长,社会文明空心化严重。
快速城镇化出现人才、土地、设施、产业等要素极端“一边倒”现象,城市大量资源过剩、土地价格畸高、环境退化与污染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同时人口高频率流动让本土原真文化、生活方式大量流失,虽都高举“本地特有”的文化产品标识,却早已不知不觉中摒弃自己应有特色,偏离了区域本质特征,只停留于表层,最终造成千城一面,毫无辨识度。
(二)新政策城市发展新机遇
1、从“美丽风景”转向“美好生活”
早在2019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就已指出,“要推动景区由欣赏美丽风景向体验美好生活转变”。近年来大众旅游诉求正从“美丽风景”过渡到“美好生活”,旅游目的地建设已经跨越了追求美丽风景,进而走向追求美好生活的发展阶段,这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城市优质旅游要求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的旅游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走内涵式、高渗透融合发展之路,“旅游生活”,做好“风景之上是生活”的城市建设。
2、从“资源导向”转向“产业导向”
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为数字城市建设体系化布局提供了纲领性指导,同时推动城市转型,为城市资源产业化与数字化进程找准了主攻方向。
培育壮大城市经济核心产业,研究制定推动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措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产业集群。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旅游等重点领域,加快资源创新应用,推动百姓生活和产业经济的深度融合。
3、从“大拆大建”转向“小修小补”
2021年,住建部公布了《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禁止“大拆大建”式的城市开发,鼓励“微更新”,中国城镇化进程进入“下半场”。
上海、北京等地也相继发布相关法规,积极进行城市微更新的探索。以“小修小补”代替大拆大建成为城市治理与发展的新潮流,从整体性规模更新到渐微式更新,城市建设也呈现出新趋势与新路径。
从“以物为主”转向“以人为本”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人。新治理环境要求城市建设摆脱以往重物不重人逻辑,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主旨,造福百姓,富裕农民为首要任务,从生产型社会向生活型社会转变。
(三)新消费人群择城新需求
意大利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提到, “对于一座城市,你所喜欢的不在于七个或是七十个奇景,而在于她对你提的问题所给予的回复。”
当代年轻人的梦想是“在喜欢的地方,做喜欢的事情,过想要的生活”。根据2022年初开始,小红书社区涌现“蹲一个宜居城市”“求推荐一个宜居城市”等相关标题笔记的调查显示,年轻群体中已经掀起了一股“蹲城市”热潮。他们不再把自己拘泥于北上广,而是主动选择“合得来”的城市。
除了“房价、物价、收入、交通、教育和医疗资源”等硬性指标, “水果价格、紫外线指数、方言好理解、当地人包容性”也成为年轻人的具象择城标准。
这种独一无二的本地生活具有两面性:
1、吸引本地青年返乡生活创业
对于曾经生长或生活在该城市里的人们而言,这片区域与他们保持一种记忆、氛围或者文化层面上的链接,这份链接让外出的游子愿意回到家乡,并付出努力将此地塑造成他们感觉舒适的模样。
2、吸引外地游客寻访特殊生活
不同城市营造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迥然有别,人们对所在城市的感情也各不相同,“本地生活”是生长于此地的独一无二。这种“独一无二”的本地生活方式区别于其他任何地方,特殊且珍贵,能够吸引游客专程到访。对内寻找归属感,对外满足好奇心。
二、现象
(一)东北不夜城:“城市聚场经济学”唤醒美好生活
吉林梅河口,一个只有50万人口的东北小城。2021年仅靠一条占地一万平方米的“东北不夜城”街区成为东三省“热门旅游目的地”。开街首日就达到34万游客量,五个月突破420万人大关,央视新闻频道和所有网络直播平台高频次报道,成为东北崛起典型创新案例。
不同地方不夜城汇就“城市聚场经济学”,它的含义是指以城市为基本尺度,通过改建空间结构,快速提升空间吸引力,实现消费者、企业和环境氛围的有机互动,刺激消费,拉动就业,推进乡村振兴,带动城市经济引爆式增长和新品牌资产溢价。
“城市聚场经济学”,聚的是“人口、服务设施、资金、产业”等资源,集的是“社交、娱乐、交易、文化”等生活场景。其中蕴含“人本性、全民性、开放性、共享性”四种产业特征凝聚起城市强大生命力,孵化出无数新潮牌地标。
(二)大连熊洞街:“尖叫美学”催化新商业文明
眼球经济,成为当下城市业态扩张最大争夺战。2022年初,一个综合“艺术、科技、商业、文化”一体的大连熊洞街,在新冠疫情期间无奈躺平的文旅市场中意外爆红。不到1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开业5个月突破了60万客流。高达5亿多次的新媒体曝光度和全国近200多万粉丝的关注,极大提高大连城市品牌吸引力。
熊洞街是中国首个以机械巨兽“白熊北北”为核心IP的朋克场域,是创新型城市更新的文商旅综合体,形成了以“尖叫美学”为核心的一整套理论模型。
“尖叫美学”是以视觉为主要抓手,创造注意力经济和体验审美的新学科,在心理、文化上,引发一系列尖叫,带来交易、处理、流通与消费的一种社会互动模式。
尖叫,是一种商业文明新模式,破解了新消费、新业态、新物种、新人类背后与城市发展的本质联系。
(三)美好生活看信阳:城市微更新让人们生活更美好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信阳革命老区提出“两个更好”,即“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信阳践行习总书记嘱托,打造“两个更好”示范区。
2022年,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确定“1335”工程,以“美好生活看信阳”城市品牌引领建设美好生活目的地。通过“拆墙透绿”建造花园城市、全省率先推行“房票”制度、开启中原地区首个未来社区建设、推进城市书房改建等城市微更新举措,让人与城市坦诚相待,城市与环境友好共生。
(四)宁波“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传统文化全面渗透日常生活
北欧现代设计鼻祖伊利尔·沙里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宋韵文化是最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文化标志。2021年8月31日,浙江省委召开高规格文化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立志打造一张文化金名片。
宁波是唐宋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典范地,“发布浙江首张宋韵文化手绘地图、打造首个宋韵文化主题秀、撰写制作《甬上寻宋》系列通俗读物”等创新形式推进宋韵文化转化,将“风雅处处是平常”宋代生活方式融入到本地居民生活,凝结成当地人对故乡的独特记忆符号。
(五)平湖“青年发展创新型示范”:城市活力从青年开始
城市更友好,青年更有为。2022年浙江全域推进青年发展型市县建设,浙江平湖市成为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全国试点。在平湖,每一位年轻人都能得到尊重与爱护。
比如平湖相关政府部门通过提升青年生活购房补贴、支持“金平湖雁归计划”、出台人才新政3.0版本等政策,扶持青年创业、就业、生活,让青年人参与到城市治理当中。一座现代城市既要容得下青年人的事业心,也要装得下他们的烟火气。
三、理论
“本地生活”已成为大众旅游新热点,“城市更新”本质上是生活方式的更新。“本地生活学”是打开一座城市历史文化意义的标签,它刻录着一座城市远古今朝的发展历程。
(一)“本地生活学”理论基础
本地生活学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以城市地域生活方法论为分析架构,将本地生活方式嵌入到更加具体的“产业空间”中进行本地生活产业化研究。目的是超越城市二元的研究范式,探讨解决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活产业化”问题。
在地域空间中探讨本地生活方式,强调人的价值观、习俗习惯、生活方式等与本地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结构,重点在于构建地域空间里“生活产业化”系统。
(二)“本地生活学”特征内涵
1、独一性
“本地生活学”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在一定空间环境中形成的行为结果。相同的环境属性能够驱动人们产生相同的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上本地生活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和独一性。
2、传承性
本地生活学是城镇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的现象,它是人类需求的产物。以区域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民俗习惯等为研究中心,综合多种城市日常生活方式,在区域传承基础上进行的研究。
3、符号性
“本地生活学”是全民参与的城市符号学,带有一定的日常性、生活性和通俗性。通过研究不同层次、背景、知识结构人的生活行为习惯,总结成一定规模的行为共性,形成鲜明的情感记忆符号。
4、产业性
“本地生活学”是将地域经济与生活方式关联分析,重在分析一定地域范围内,围绕居民生活资料供需关系形成的社会关系,强调将人的生活意识和生活行动转化为生产资料,具象化表达,成为产业发展元素和城市吸引符号,带动其他产业协同发展。
(三)“本地生活学”产业逻辑
图1:“本地生活”产业逻辑
(四)“本地生活学”价值衍生
通过“本地生活”或“本地生活”等手段跨界融合,实现“城市本地生活”产业的重塑。新物种、新业态的培育链接,丰富本地生活载体,彰显本地生活的产业表现效益。
图2:以“本地生活”推动城乡资源统筹发展循环模式
图3:“本地生活”产业学范畴
四、未来
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克劳迪奥·马格利斯提过:“文化和历史直接融入世间万物,或镌刻于石上,或化为人们面庞上的皱纹,或体现在葡萄酒和食用油的香味中,或呈现于波浪的色彩。”
“本地生活学”是设计城市让人铭记的资本和魅力。
(一)本地生活学是风物的记忆
风物是一个城市和国家的生活场域,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单一形态,更成为城市的一种综合文化符号,“本地生活学”是将城市风物融入到城市居民生活的一种方式。
(二)本地生活学是文旅的体验
旅游是真实生活与游客心中理想生活合二为一的快捷方式。“本地生活学”用一种带有强烈情感回忆的生活方式,打造难以忘怀的地理记忆。
图4:本地生活与旅游互融路径
(三)本地生活学是细节的感动
一个城市的温度,不应只聚焦在那些光鲜亮丽的事情上。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菜市场是城市的关系磁场。“本地生活学”聚焦居民生活细节,给予人们日常点滴温暖。
(四)本地生活学是青春的活力
“城市是用来涵养年轻人的,不是消耗年轻人的”。年轻人生活晨光不应被地铁的昏暗所遮蔽,落日时分不应该颠簸在公交里。“本地生活学”重点加强与年轻人之间联系,认真呵护每位年轻人的梦想。
(五)本地生活学是产业的通透
本地化与全球化相对,“本地生活学”是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强调土产土销的区域经济综合一体化发展战略,蕴含巨大经济价值。
(六)本地生活学是人民的福祉
城市的被尊重,不只靠大项目和建筑物堆砌,而是靠保有独一无二的居民生活为考量标准。“本地生活学”是用本地生活去叙述城市,更能充分体现城市发展活力,更能清晰解析城市历史文明,并进一步关涉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七)本地生活学是故乡的招引
一座有故事的城市生活,往往会给人留下许多意蕴深长的空间形象、历史片段和特殊的情感记忆。“本地生活学”汇聚本地人对故乡的情感符号,给人们一个回家的理由。
(八)本地生活学是情趣的美学
用匠心把生活中的美好精雕细琢,让每位游客市民爱上隐藏在“柴米油盐”里的艺术,“本地生活学”营造专属一座城市的新生活美学。
城市的故事,关于财富 关乎欲望 关乎理想,更关乎内心的栖居。“本地生活学”是在万物全球化背景下,为城市突破瓶颈提供了反向思考逻辑,回归本地、回归生活,放大自身特色价值,形成以“本地生活”为核心的内循环系统,引领新一轮的城市高质量发展变革。
未来,我们不只走向世界,更让世界走向我们。
(作者: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 贾云峰)
上一篇:第七个品牌日:河南奏响中原品牌发展主旋律 下一篇:郑州八中教育集团国基校区揭牌仪式隆重举行